第 46 章(2 / 2)
如青提议:'大家为李铁将军干一杯!'
孙眉首先响应,当下众人一齐站起,举杯干了一杯。
花怡坐下后,叹道:'名将的风华确是令人神往,只是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最终的受害者总是平民百姓吧。'
叶锋伸手握住了花怡的手,对李音道:'这场战争一共进行了五年,阿音认为这场战争进行了那么多年的原因是什么?'
李音笑道:'问得好,小妹平时就最喜欢和旁人讨论这个问题了!'
她举起酒杯,先和叶锋干了一杯。然后道:'我认为,战争初期,由于大月国长期和平,再加上朝廷的腐败和人心叛离,原本注重实际、悍勇好战、尚武进取的民风逐步被歌舞太平的苟安所侵蚀,使我军士不识战斗。而寒军则不但骁勇善战,还通晓各种战术,他们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善长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其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还善于使用各种先进的攻坚器材担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
李音轻拍了一下桌面,眼睛炯炯地望着众人,继道:'他们诡诈无比,最喜欢的战术是假装溃逃,这时,我们很可能会一连好几天追逐他们;结果只能是受骗中计,遭到伏击、全军覆没。他们其他战略战术还有:将树枝拴在马尾巴上,扬起灰尘,以及让假人骑在多余的马上,给人以大部队在行军的假象。这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大月国战争初期一败涂地,节节退败。后我军组织力量反击,在多个国家的联合下,在大将李铁、颜产、张在、刘中地的阻击下,不但消灭了敌军大量有生力量,而且稳住了战局,为我军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只是由于朝庭过早实行战略反攻,不先断其归路,且又不乘胜追歼等几次战略决策上的严重失误,才致使战争旷日持久。'
'另外。'
李音呷了一口酒,吁了一口气,缓缓地扫视了众人一眼,又道:'战争之所以旷日持久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缺少骑兵!没有强大的骑兵就不可能成为军事强国。想我大月开国君王李刀龙早年为了对抗冬寒国游牧民族,曾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改变了步兵为主的步兵体制,才得以主动出击,大漠逐鹿。想当年,君王就最喜欢选择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
'正是精锐的骑兵使我大月国威震四方。然而自从近代以来,我国便和兰花国的一场战争中失去了西北的产马地,军队又逐渐转为以步兵为主,大陆历1445年那年即是如此,我国缺少骑兵!'
'当年,我军中骑兵只占七分之一,骑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无马,最高曾达十之八九无马,如刘中地将军五万二千人,仅有三千多战马,可见我军缺马到何种地步。且我马体形较小,罕有大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兰花国,冬寒国的马匹占了绝对的优势,他们的马是大陆上最好的马种,这是我军所不能相比的。他们的军队都是以骑射见长,平均一人有两匹马,精锐部队可达人均三匹。北方民族的骑兵非常灵活,一次冲锋,一个回合的交战即使失败,‘败不至乱’,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点,退出战斗,重整队列,再次冲锋。当时即使是我军兵力占优的一些大战,双方仍要激战几十回合,才能分出胜。而我军只要一次溃败,就会一泻千里。'
'当时,面对善骑的劲敌,我朝也有人主张发展骑兵,但这种主张不占主导地位,我朝总的对策还是以步制骑。因为组建骑兵需要大量马匹,而我朝的马匹主要是通过与贸易得来,需要耗费巨大的投资。’计一骑之费;可赡步军五人’,这是许多官员反对发展骑兵的重要理由。甚至曾与兰花国交战多年的颜产将军也是反对加强骑兵的,但是没有骑兵,就只能永远处于消极防御的地位,这是我军的一个致命弱点!'
说到此处,李音顿了顿,见众人皆聚精会神地听着,满意地道:'与此不同的是,李铁将军就非常重视骑兵。通过战场上缴获大量战马,组成了相当强大的骑兵,在金月城大战中,由李铁将军率领的李家骑兵曾于寒军引以为骄傲的主力骑兵搏战。并大获全胜。'
'可是除李铁将军之外,我军其他大将仍然局限于以步制骑的战略,没有以骑制骑的战例。而冬寒国与兰花国则不同,据他们的史载:冬寒国与兰花国等举行大规模会战时,往往集中几万至几十万的骑兵,而步兵仅仅负责运输,开挖壕堑。而我军却不懂的编组骑兵大部队,集中使用的重要性,而是将骑兵分散在各个战场和部队中,作为步兵的附庸,使数量本以很少的骑兵更显劣势,结果一败涂地。总之,马匹缺乏,再加上作战时分散使用,成为决定我军武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战争更加的旷日持久!'
众皆听得不住点头,叶锋望着李音那艳丽而又自信的容颜,心中暗叹:'李音确是有其骄傲的本钱。'
赵白叹道:'大月北方战略的错误导致了一系列战役的失败,自那次我国与兰花国的那场战争中,失去了西北的产马地沁六州和成十府后就永远的失去了良马的传统高产地,而南方矮马又不是优秀的战马,其马个头小,脚力虽好但速度太慢,做运输还可,但在战场上无法与北方马争雄,骑兵部队自然每况愈下。而在战场上的骑兵对步兵作战,是冲击力与机动力的完美结合,且不说还有全披甲型的重骑兵。大月之衰败,于第一次战略大失败时就开始了。'
林素道:'我也补充一点:我认为战争之所以旷日持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双方的武器装备上。当时我军使用的是直窄刀,其虽能斩甲断骨,但却缺乏使刀刃开膛破腹的流畅弧线,在骑兵上更是如此。而寒军使用是寒弯刀,其柔韧和刚硬两者合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刀灵活锋锐无比。其精钢锻而成的微弧刀身异常迅猛,令人与兵器皆数粗制滥造的我军大为惶恐。直到我不世明将李铁将军针对其势,发明了中刀和横刀,才改变了情况。'
李音点头道:'不错,林妹子补充得好。李铁将军针对其势,在我步兵广泛使用中刀,史载:中刀使用威力极大,列阵而出则‘如墙而进’,肉搏时候‘人马俱碎’威力无比。骑兵方面则是针对寒人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采取轻重骑兵结合的办法。一般使用马槊,在近身肉搏时候则是用横刀。横刀的锻造技术极为先进,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比寒人的寒弯刀有过之而无有及,而且步骑两用。身上所着铠甲还抛弃了以往厚重的具装铠,采用明光铠,重量更加轻,但是防御力却大大的提升。这才终于扭转了形势。'
随后各人又纷纭发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叶锋听得热血沸腾,心驰神往。叶锋从小和义父苦习各种本领,当然兵法也是包括在内。只不过毕竟不是此世界之人,没有参与过此地的战争,当然不好发言,当下只是凝
↑返回顶部↑